姓名 |
主修 |
分數 |
等第 |
亞樊尼 |
HISTORY |
397 |
B |
巴頓 |
LITERATURE |
323 |
C |
布朗 |
PSYCHOLOGY |
446 |
A |
邱森 |
COMMUNICATION |
405 |
B |
柯堤茲 |
PSYCHOLOGY |
461 |
A |
開始的時候,觀察者可能不知道應該紀錄些什麼。然而遲早會有些模式出現,我們就可以決定應該度量哪些變數。
觀測研究(observational study)是觀察一些個體,並度量(measure)我們感興趣的變數,但並不試圖影響回應。觀測研究之目的是描述一個團體或一種狀況。
有句諺語說:「你不必吃完整頭牛,才知道肉是老的。」這就是抽樣的精髓:從檢查一部分來得知全體。抽樣調查(sample survey)是很重要的一種觀察研究。他們只研究調查對象當中的一部份人,而選中這些人並不是對他們特別感興趣,而是因為他們具代表性。
統計研究中的母體(population),是指我們求取資訊的對象全體。
樣本(sample)是母體的一部分,我們從樣本蒐集資訊,以便對整個母體做某些結論。
母體就是我們想研究的對象全體。如果我們想要得到關於美國所有大專學生的資訊,那麼所有美國大專學生就是我們的母體;即使選取樣本時,也許受限只能從一所大學裡抽樣,母體仍然不便。
取樣本的目的,是對母體一窺堂奧,而且在蒐集資訊時要儘量不產生干擾。所有觀測研究都遵循同一原則:「觀測,但別干擾。」
當我們從事實驗(experiment)時,卻是存心要改變行為。再做實驗時,我們不是只觀察個體或問她們問題,而是刻意加上謀些處理(treatment),以期能夠觀察其反應。
實驗(experiment)時會刻意對某些個體加上某項處理(treatment),以期能夠觀察其反應。實驗的目的是要研究,是否該特定處理會使反應改變。
原則上來說,實驗可以為「因果關係」(cause and effect)提供良好的證據。
實驗過程當中,大家過的生活都不一樣,但是兩組之間只有一項係統性的差別。
實驗可以提供好的證據,顯示其某項處理的確造成某種反應,這是計畫當中的重大概念之一。